界面新闻记者 |
界面新闻编辑 | 江怡曼
10月14日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,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表示,小微企业对于经济、就业和民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。“我们将召开专门的会议进行部署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。”
这一机制在9月2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由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首次提及。他表示,借鉴了前期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经验,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,专班要“两手牵”:一手牵企业,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,深入了解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和实际困难,尤其是全面摸排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;一手牵银行,把依法合规经营、有真实融资需求、信用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,推荐给银行机构。
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,丛林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分解为三个关键问题——谁来做、怎么做、达成什么目标。
在“谁来做”方面,由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,相关部门和银行机构共同参与,负责总体统筹调度,加强产业政策、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对接协同,更好地形成一个政策协同的乘数效应。在地方层面,省、市、区县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,因地制宜细化方案,做好各项工作任务在本地的落地。
丛林强调,特别是在区县层面,要成立工作专班,组织开展企业的走访、需求的摸排和融资的推荐。在银行层面,也将设立工作专班,调动行内资源,发挥基层机构敢贷、愿贷积极性,主动及时地对接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。
在“怎么做”方面,丛林表示,区县是最贴近基层的,也是最了解企业的,是机制落地见效的抓手和基本单元。所以,区县的工作专班要两手牵,一手牵企业,一手牵银行。摸排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,宣讲惠企助企政策,减少政策和企业体感之间的“温差”,把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推送给银行,由银行按照市场化、法治化的原则,以及本行的授信审批条件,作出授信决定,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丛林还表示,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核心是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,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。在企业端,全面了解辖内企业实际经营状况,做到“心中有数”,精准帮扶,切实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。在银行端,疏通信息传递和资金传导的堵点和卡点。
一位资深银行从业人士表示:“从现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情况来看,我们每天都会向监管机构报送当天的白名单项目进展情况,哪些已经审批,哪些已经放款,哪些不满足授信条件,需要进一步反馈给房企。总体的原则是遵循市场化、法制化的原则,守住不发生风险的底线。不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发挥作用的通常是总行和分行,支行层面执行。”
“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需要分行甚至支行更多发挥能动性,如果是自下而上报项目,怎么能够跳出纸面授信报告,让银行更高层级看到小微企业真实发展前景和实际情况,是比较有挑战性的。”前述人士表示。
关于“达成什么目标”。丛林表示,希望达成三个目标:一是直达基层。低成本信贷资金要直达基层,打通惠企利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二是快速便捷。银行原则上要在1个月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。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,银行要开辟绿色通道,优化流程,加快办理速度。三是利率适宜。通过节约信息收集成本、压减中间环节,减少放贷成本和附加费用,总体上降低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。